close

甲.      經文

【初於聞中入流亡所,所入既寂,動靜二相了然不生,如是漸增,聞、所聞盡,盡聞不住,覺、所覺空,空、覺極圓,空、所空滅,生,滅既滅,寂滅現前,忽然超越世、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: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,與佛如來同一慈力;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,與諸眾生同一悲仰。】

乙.釋經名

至於觀世音菩薩【耳根圓通法門】,就如【楞嚴經】中文殊菩薩所說;『大眾及阿難,旋汝倒聞機,反聞聞自性,性成無上道,圓通實如是』

意思是,大家和阿難尊者,不要用耳朵只是向外去聽,要倒轉回來向心內去聞「自性」,等到「自性」顯現,「自性」便會回歸到「佛性」,就成就了無上道(真空、法身佛、如來),圓通其實即是如此的。

圓通是什麼?圓通即是「真空」、「佛」、「佛性」、「法身佛」、「如來」、「無上道」、「大涅槃」、「真如」、「聖境」、「佛果位」等的同義字。

【三藏法數】: 『性體周遍曰圓,妙用無礙曰通。乃一切眾生本有之心源,諸佛菩薩所證之聖境也。』

意思是;性體(佛性、如來)周遍十方世界謂之圓,妙用無所阻礙叫做通,乃是眾生本有的心(自性清淨心)之源頭,也就是諸位菩薩所證入的聖境(如來的境界)。

【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六之一】:『 悟性成修,名為圓通。』

意思是;修行證悟到「佛性」,就叫做圓通。

【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會閱卷第八】:『覺道者。即所證菩提果也。佛果圓通。故名為道。』

意思是;所謂的悟覺到的「道」,就是所證的菩提果(佛果),因為佛果圓通,所以叫做「道」。

因此可以知道,「圓通」即是「佛性」、「佛」。

在【楞嚴經】中,佛於二十五位大菩薩分別說出自己證入圓通的方法後,就告訴文殊菩薩說:

『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,誰當其根,兼我滅後,此界眾生入菩薩乘,求無上道,何方便門,得易成就?』

意思是;佛向文殊菩薩說道,我現在為了要讓阿難開悟這二十五個修行的法門,你說那個法門最適合阿難的根器,同時在我圓寂後,這個娑婆世界(指我們現在的這個世界)上的一切眾生,想要進入菩薩乘,求取無上道時,那個法門比較善巧方便,能夠容易有所成就?

文殊菩薩說:『我今白世尊,佛出娑婆界,此方真教體,清淨在音聞,欲取三摩提,實以聞中入。』

意思是:我如今秉告世尊(佛的十個稱號之一),「佛」出現在這個娑婆世界上時,隨順着眾生的資質,選擇了相關的法門,因材施教,所教的佛法各不相同,但是在這個世界上,真正最適合的,能離開一切煩惱而證得清淨法界的法門,還是在於這個【耳根圓通法門】。如果想要得到三摩提(註1),實在是應該用【耳根圓通法門】去修證,才能夠得入三摩提(佛的境界)。

(註1三摩提:

『丁福保: 佛學大辭典』;「術語)Samādhi,舊稱三昧、三摩提、三摩帝、三摩底;新稱三摩地、三昧地;譯曰定、等持、正定、一境性。」

故知三摩提即是三摩地。本經中的三摩提,不是一般的定,乃是楞嚴大定,這是「佛」的境界。

【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一卷】;『爾時,普賢菩薩告德藏菩薩言:「佛子!此三摩地是諸佛菩提。佛子!此三摩地名不思議佛之境界。』

意思是;普賢菩薩告訴德藏菩薩說;佛弟子們!這個三摩地便是諸佛的菩提(無上佛道、佛),佛弟子們!這個三摩地稱為不可思議的「佛」的境界。

【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九】;『如來.應供.正等正覺如是安住三摩地中』

意思是;如來、應供、正等正覺(以上都是佛的名號)是安住於三摩地中的。)

由上可知,三摩提即「佛界、佛」。

文殊菩薩又說:『此是微塵佛,一路涅槃門,過去諸如來,斯門已成就,現在諸菩薩,今各入圓明,未來修學人,當依如是法,我也從中證,非唯觀世音,誠如佛世尊,詢我諸方便,以救諸末劫,求出世間人,成就涅槃心,觀世音為最。』

意思是,這個法門,是過去微塵那樣多數不清的諸「佛」,一路修行到大涅槃(無餘涅槃、佛法界、如來、佛界、佛)的法門,過去所有的「如來(佛的十個名號之一)」,都是因為修證了這個法門而成「佛」的,現在的諸位菩薩,修證的也是這個法門,如今各自都己經證入圓明(圓明的大涅槃、佛、如來、佛界)了,未來的修行人,都應該按照着這個法門來修行,我也是從這個法門中證入的,不是只有觀世音菩薩而已,誠如「佛、世尊」問我,那個才是末劫中,希求出離世間,能夠證入大涅槃(無餘涅槃、佛界、如來)的真心?我認為觀世音菩薩的【耳根圓通法門】就是最好的法門。

文殊菩薩又說:『方便易成就,堪以教阿難,及末劫沉淪,但以此根修,圓通超餘者,真實心如是。』

意思是;這個【耳根圓通法門】,修證起來是既善巧方便又容易成就,足以教導阿難,以及末世沉淪的眾生們,但依這個耳根來修習便能夠證入「佛」的境界,是超過其餘所有法門的,「如來、佛」的清淨真實心就是這樣的。

因此,只要修持觀世音【耳根圓通法門】這一個法門,就勝過修其他的任何法門,便能夠空掉了「五蘊」等「相」而證入無「相」的「真空、大涅槃、佛、如來、佛界」的境界中。

其實,【心經】是照見五蘊皆空而成佛的這個理論基礎的舖陳,而【耳根圓通法門】則是實際修行的方法與過程,兩者相輔相成,是不可或缺的。

丙.釋經文

在詮釋經文以前,請先聽一聽筆者曾經有過的一小段修行過程。筆者年近六十時,奉派到一個偏遠地區,協助建廠工作,該地周邊一片荒涼,四無人煙,因此晚飯後,除了在廠區散散步外,只好回到宿舍休息,百無聊賴之餘,便坐在床上,毫無目的,一無所求,心中一片空白的唸誦着「觀世音菩薩」的聖號,只是自唸自聽而已,每天如此,大約過了月餘,有一天忽然自己唸誦聖號的聲音,不由自主的愈來愈小,當小到耳朵聽不見的時候,代之而起的,卻是心中響起了一聲又一聲的「觀世音菩薩」聖號,這時只好繼續的用心聽下去,大約又過了月餘,忽然心中響起的聖號也憑空的消失了,剩下來的只有自己的呼吸,在無聲無息的運作着,這樣的情況又過了沒多久,驟然間呼吸停止了,自己的身心彷彿完全解體了似地,憑空的消失得無影無蹤了,於是進入到一個什麼東西都沒有的虛空情境,這時直覺到這裡是無比的寧靜,沒有絲毫煩惱,得未曾有的舒適與愜意。正當這個時候,猛然的意識到自己是不是已經死了?我可不能夠死啊!我還有年邁的父母要奉養,弱妻幼女要撫養,弟弟妹妹要照顧,我死了他們怎麼辦?於是我便努力的去恢復我的呼吸,幾經不停的努力,忽然間呼吸又回來了,睜開眼睛一看,我還活着,從此就沒有再這樣做了。

當時因為筆者對於佛法知道的非常有限,所以不知道自己這時已經悟入了「世間空」的境界,不會死的,過個一時半會,就會恢復過來的。後來再這樣的唸誦聖號,自唸自聽,總是到不了那個境界,百思不得其解,有一天早晨醒來,答案竟然浮上心頭,原來因為心中一直想要達到「世間空」的那個境界,以致無形中在自己的心中,先有了一個「世間空」的「相」出來,有「相」的話那還能夠證入「空」呢?因此先要泯除了「世間空」這一個「相」,再去修行才成。

這件事對筆者而言,真可以說是幸也是不幸。幸運的是當時幸好還不知道「佛界空」是什麼?如果當時知道有個「佛界空」,然而分不出什麼是「出世間空」與「世間空」的情況下,很有可能把這個什麼東西都沒有的「世間空」,誤認為就是「佛界空」,於是便會酖溺其中,就永遠也超越不了我們的這個「世間」,也就是說永遠也脫離不了生死輪迴之苦了!

不幸的是,這是成「佛」道路上的第一道關口,如果能夠過得了這一個關口的話,便可以超越了「世間空」而證入到「出世間空」,就可以脫離生死輪迴等苦厄了,如果再能夠超越「出世間空」的話,就可以證入「佛界空」而成「佛」了。

由上面的一件小事,就可以見到「幸即是不幸」,「不幸即是幸」了。

現在就用觀世音菩薩【耳根圓通法門】來說明實際修行的方法與過程:

壹.空「色蘊」    

初於聞中,入流亡所,所入既寂,動靜二相了然不生,】

初於聞中

「初」是說剛剛開始修習的時候,「於聞中」的「聞」,有兩種含意,一個是外在的耳朵所「聽」到的聲音,一個是內在的「聞性(能聞的本性)」所「聞」得的聲音。為什麼說「聞」而不說「聽」呢?因為「聞」是用心去「聞」,而「聽」則是用耳朵去聽,這正如盲人見暗,不是用眼睛見到的,而是用心見到的一樣。

【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記】

『心有聲耶?心無聲耶?無聲之聲。秪可自聞。不堪人聽。故楞嚴經云。反聞聞自性。何不自聞聞。其心聲之謂也。』

意思是;心有聲?或是心無聲?無聲之聲只能夠自聞,他人是聽不到的,所以楞嚴經說;將通常的向外去聽聲音,反轉過來向內去聞「自性」,何不用自己的「聞性」去聞自己的「自性」,這就是所謂的聞心聲了。

那麼又如何去聞呢?

   【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直指卷第七】:

『以自心聞聞自心誦。聞誦互入。聲聽俱銷。』

意思是;用自心來聞,聞自心所誦的,這樣的聞、誦互相涉入,最後的結果是自心所誦之聲,與自心能「聞」的功能全都銷失了。

因此,各位大德,剛開始的時候,可以先找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聲音去聽,無論什麼聲音都行,愈單純愈好,愈有韻律愈妙,筆者認為最方便的方法,便是用自己的口去出聲的誦「般若波羅密多咒」,或是「南無觀世音菩薩」聖號,再用自己的耳朵專一的去「聽」,這樣隨時隨地,不需任何道具,便能夠徑自修行了。

當「口唸耳聽」的時候,只是單純的把這個「咒音」或是這句「聖號」當作一個聲音去聽,不要去分別它的意義、大小、高低、遠近、好聽、難聽等等,心中也不要存有任何的念頭,但只專心一志的去聽就好了!日子久了,有一天忽然口中所誦的「咒音」或是「聖號」不見了,代之而起的是心中的「咒音」或是「聖號」,一聲一聲連續不斷的響起時,這便是「心念心聽」了,因為外在的耳朵是不能夠聽到自心中響起的這個「咒音」或「聖號」的,所以能夠聽得到這個「咒音」或是「聖號」的,是你自己心中的「聞性」,就因為不是用你的耳朵去聽,而是用你心中的「聞性」去「聞」的原故,所以就叫做「聞」了!

入流亡所

「入流」也有兩個含意,一個是入於「聲流」,一個是入於「聖流」。

「入」是相對於「出」而言,用耳朵向心外去聽聲音,叫做「出流」,用心向心內去聞,便說為「入流」。

當你剛開始修行的時候,是用自己的耳朵去聽自己所唸誦的「咒音」或是「聖號」的,便是「出流」。當有一天口中的聲音不見了,而心中的「咒音」或是「聖號」響起時,就是「入流」了。

另一個含意是入於「聖流」,那麼什麼是「聖流」?

【金剛經】:『何以故。須陀洹名為入流。而無所入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。是名須陀洹』

意思是;是什麼原故,須陀洹稱為入於聖流,而又無所入呢?那就是因為不入色聲香味觸法等的原故,所以稱之為須陀洹。

因此可以知道,不入色聲香味觸法,便是入於「聖流」了。

各位大德!當你有一天,口中的「咒音」或是「聖號」忽然不見了,也就是向內進入的聲音滅掉了,這便是經中所說的「入流亡所」。

所入既寂

這時候代之而起的是你心中的「咒音」或是「聖號」不斷,這是你心中的「聞性」在「聞」,而不再是用耳朵去聽。你要繼續的去「聞」你心中響起來的「咒音」或是「聖號」,如果自己心中的脈動聲也跟着混進來的話,千萬不要去理會它,慢慢的它便會自動的消失,如果它愈來愈喧賓奪主的話,那麼就不妨從頭由「聽」到「聞」的再來一遍,同時念誦的速度也稍微加快一點,以免落入自己心中脈動的頻率當中。

經過一段時日後,有一天,忽然心中的「咒音」或是「聖號」也不見了,也就是說所聽的聲音與能「聞」的聲音全都滅掉了,這便是經中所講的「所入既寂」。

動靜二相,了然不生

這時外在由耳朵所聽到的聲音,以及內在由心「聞」到的聲音全都沒有了,也就是說由外而入的聲音的「動相」,以及由內而聞的聲音的「靜相」全都滅掉了,這便是經中所說的『所入既寂,動靜二相,了然不生』,這時「聲塵」滅掉了。

有許多大德認為有聲音是「聲」的「動相」,沒有聲音是「聲」的「靜相」,也只是將「所入既寂」認為是「靜相」而已,筆者則是根據自己的一點修持經驗,將自心中所升起的「佛」號,不再生起時定為「靜相」,其實這也不過是定點上的不同而已,實質上並沒有甚麼差別。

要知道我們能夠了知「色蘊」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的六根,只要其中一根不起作用,,其它的根也會全跟着不起作用。現在因為耳根不起作用了,所以其餘的五根也跟着不起作用,六根既然都不起作用了,那麼色「相」也無從生起,也就是說「色蘊」就這樣的被滅掉了!

【楞嚴經】中說;『六根亦如是,元依一精明,分成六和合,一處成休復,六用皆不成。』

意思是;六根也是如此的,原來只是依附一個精明(自性),分成為根與塵合而識「相」生等的六個作用來,因此只要耳根一處休歇,六根便全都起不了作用。

這也就是【心經】中所說:『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』。

貳.空「受蘊」

如是漸增』

當「動靜二相了然不生」時,是連一丁點兒的聲音都沒有,既使是自己的呼吸,也是在無聲無息的運作着,這便是聲音的動、靜兩「相」滅掉後,自己能「聞」的本性也叫做「聞性」的還在的緣故,否則你怎麼知道那是「動靜兩相,了然不生」的呢?因此你要用妳的「聞性」繼續的「聞」下去,功力會愈來愈深,便是經中所說的「如是漸增」。

聞所聞盡

當有一天,忽然連無聲無息的呼吸也停止運作了,自己的身心彷彿也全都從如今的這個時空中脫落掉了似的,不再存在。這是因為自己的「聞性」滅掉了,所以其他的「見性」等五個也全跟着滅掉了,也就是說「自性」不再生起作用,於是「相」也就無從生起,便形成了一個什麼都沒有的情境,換句話說,不但所聞的「聲塵」滅掉了,並且連「能」聞的「聞性」也滅掉了,這就是什麼東西都沒有的「世間空」,也就是經中所說的「聞所聞盡」。

由於見聞覺知等的作用,全都是屬於「受蘊」的,因此當能「聞」與所「聞」全都滅掉了的時候,便不會再有任何的感受,於是「受蘊」就這樣的被滅掉了。

這也就是【心經】中所說的;『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』。

盡聞不住

要知道這個「聞所聞盡」在修行的道路上,是第一個必須闖過去的關口,因為有些眾生,覺得這個空無所有的「世間空」中沒有一切煩惱,與塵勞、煩惱不斷的「世間」來比較的話,顯得是無比的寧靜與得未曾有的舒適,所以很容易誤認為這就是佛所說的「空」,於是便可能酖溺其中而不克自拔,就超越不出我們這個「世間」去了,也就是說還脫離不了「世間」的生死輪迴之苦,更別說成佛了。

那麼要怎樣才能夠不酖溺於其中呢?便是你要知道這個空無所有的「世間空」,也就是「盡聞」,仍然是被你所知道的,否則怎麼知道那是什麼都沒有的呢?是無比的寧靜與得未曾有的舒適呢?因為凡是被知道的都是「相」,所以這個「盡聞」的「世間空」也是個「相」,是「相」便要離開,離開就是「不住」,能夠「不住」的話,就是經中所說的「盡聞不住」了。

叁.空「想蘊」

覺所覺空

但是又怎樣才能夠離開這個「盡聞」的「世間空」呢?很簡單,只要你自心中不去覺知那個什麼都沒有的「世間空」的「相」,也不去領會「世間空」所具有的寧靜、舒適等「相」,那麼這些「相」對你便起不了什麼作用,也便等於是不離而自離的了,這時,能覺知的「我」與所覺知的「世間空」全都滅掉了,即是經中所說的「覺所覺空」。

由於覺知,是屬於「想蘊」的,既然覺知沒有了,當然也是無所可想的了,於是「想蘊」就這樣的被滅掉了。

這也就是【心經】中所說的『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』。

肆.空「行蘊」

空覺極圓。』

要能夠「覺所覺空」的話,便會超越了「世間空」而證入「出世間空」,便是禪宗所謂的「見自本性」,這時因為連「空相」也空掉了,是全然的無「相」,所以隨「相」而有的分別心無從生起,於是一切全都是圓融不二的,那是「空」不異「覺」,「覺」不異「空」的境界,這也就是二乘聖賢所安住的「出世間空」的境界。

因為二乘修行的眾生們,當初上求佛道,便是為了要脫離生死輪迴等的苦厄,所以命終以後,就會安住於沒有生死輪迴等苦厄的「出世間空」中,因為「出世間空」還不能夠超越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,所以二乘聖賢們,還有「變易生死」的存在,因此不是「究竟涅槃(如來)」,又因為只生不滅,不能夠「不生不滅」,所以不是「究竟涅槃」,再因為有淨無垢,不能夠「不垢不淨」,所以不是「究竟涅槃」。

因此,「出世間空」還不是【心經】中所謂的「空」,【心經】中所謂的「空」,是連「出世間空」也空掉了的,空無所空的「佛界空」,也叫做「真空」、「第一義空」、「佛性」、「究竟涅槃」、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等等,因此他們只能夠成為二乘的阿羅漢(二乘的最高果位)而不能夠成為菩薩或「佛」。

這時因為「出世間空」已經沒有了色、受、想等「蘊」,所以便不會在於身、口、意上再造作出業因來,也就不會受到業報,於是「行蘊」就這樣的被滅掉了。

眾生由於此世或前世所造作的業因,才導致他世輪迴六道的業報,又因為他世所造作的業因,再遭受到另一世的業報,如此不斷的生死輪迴,也是屬於「行蘊」的,既然「行蘊」被滅掉了,當然二乘的聖賢們,就不再有生死輪迴等的業報了。

這即是【心經】中所說的『無苦集滅道』。

但是二乘的聖賢們,因為離不開這個「出世間空」,所以不能夠證入「佛界空」而成「佛」,因此,大乘修行的菩薩們,非闖過「出世間空」這個第二個關口不可,否則永遠成不了「佛」。

「覺」滅掉後,又生出個「出世間空」來,這個「出世間空」本來應該是「無相」的,但是由於二乘聖賢們,心中還有這個可以安住的對象,於是在本來的「無相」中,又樹立出了「出世間空」這樣一個「相」來,便不能夠證入「無相」的「佛界空」中,因此還要把這個「出世間空」給空掉才成。

伍.空「識蘊」

空所空滅

那麼要怎樣才能夠空掉這個「出世間空」呢?那就要用本經中所說的「空所空滅」的方法。要把能夠證入「出世間空」的這個我「相」,與所證得的「出世間空」的這個法「相」全都滅掉,才能夠證入「佛界空」而成為大菩薩或是「佛」。

生滅既滅

那麼又怎樣才能夠「空所空滅」呢?那就要用本經中所說的「生滅既滅」的方法了。

因為以上所說的這些,全都是「五蘊相」,所以都是緣集便生,緣散就滅的「生滅法」,因此才能夠被「無上般若」給滅掉,然而當「生滅法」被「無上般若」滅掉以後,「生滅法」固然是被滅掉了,但是那個能夠滅掉「生滅法」的「無上般若」還在,因此還要滅掉這個「無上般若」才是百分之百的「無相」,那就要心中既不「生」出「無上般若智」的念頭,也不有「得」到「寂滅、佛果、佛」的念頭,能夠這樣的話,便是「生滅既滅」,就是大菩薩了!

再從本經修行的過程來看,聲塵的「動相」滅掉而「靜相」生,「靜相」滅掉而「聞性」生,「聞性」滅掉而「覺相」生,「覺相」滅掉而「空相」生,「空相」滅掉而「滅相」生,當「滅相」也滅掉後,便再也「滅」無所「滅」的了,也就是說由聲塵的「靜相」到「滅相」,全都是生了又滅,滅了又生的「生滅法(法指世間的一切事物)」,直到「滅」也滅去了,才到了滅無所滅,生無所生的「不生不滅」的「佛」的境界!

這也就是【心經】中所說的『無智亦無得』,「智」指的是能滅掉「五蘊」的「無上般若智」,「得」指的是所得的「寂滅、佛界空、佛」的成果。

陸.直了成佛

寂滅現前

當大乘的菩薩們,能夠做到「生滅既滅」的話,便是百分之百的無「相」,那麼無「相」就已經是「不生不滅」的「寂滅、佛界、佛性、如來」的境界了,因此,即會直覺到那個「不生不滅」的「寂滅」現前,這時會頓然證入「寂滅」中,與諸「佛」同成為整體性存在的「如來」,也就是說成佛了!

這也就是【心經】中所說的『究竟涅槃』與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』

柒.佛的境界

忽然超越世、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,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,與佛如來同一慈力。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,與諸眾生同一悲仰。

這時,忽然超越了「世間」的六道眾生,與「出世間」的聲聞、緣覺等聖賢,而證入了「佛界、佛性、如來」中而成「佛」了,這時因為超越了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,所以沒有了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等的限制,因此十方諸「佛」、大菩薩們互為主伴,重重交參,觀聽十方世界的一切,無不圓(周遍)明(洞悉)。同時獲得兩個無與倫比的殊勝之事,第一個便是能夠上與十方諸「佛」覺行圓滿的本體(如來、佛性、佛)合而為一,也就是說與諸「佛」同成為整體性存在的「如來」,因此便具有了與「如來」同樣的慈力,就能夠隨類示現三十二類的應身,前往十方世界,去救度一切眾生了。

第二個則是同時也能夠與十方世界中,一切六道眾生的心意相和合,因此能夠同樣的覺知到眾生那種,悲切仰望救度的心情,於是就觀其音聲,循聲前往十方世界,救度一切眾生脫離苦厄。

簡單的說,因為「如來、佛性」超越了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,所以在「時間」上沒有長短、距離等的限制,因此既可以上合諸「佛」的本妙覺心,同時又可以下合一切眾生的悲仰之心。

【金剛經】中說為『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』。

因為在「空間」上沒有距離的限制,因此在「法界」的「佛性」與「世間」一切的眾生的「自性、本心」,可以同在一處,所以【華嚴經】中說為『心佛及眾生,是三無差別』。

丁.修行中必須超越的兩個關口

   不管修行那個法門,首先遇到的關口便是「世間空」,由於世間的紛紛擾擾,塵勞不已,一旦進入了什麼都沒有的「世間空」的時候,便極其容易誤認為這便是「佛界空、真空」,於是就可能耽溺在「世間空」中,以致脫離不了「世間」的一切苦厄,這個誤認,乃是第一個關口,因此一定要知道這個什麼都沒有的「世間空」,是被你自己所知道的,否則怎麼知道那是什麼都沒有的呢?因為凡是被知道的都是「相」,所以這個「世間空」也只是個「空相」而已,便不會耽溺其中了。

   其次遇到的關口就是「出世間空」,二乘修行的眾聖賢們,因為當初修習佛法時,只是為了脫離生死輪迴等苦厄而已,並沒有發出要救度一切眾生的大慈悲心來,所以才會安住於「出世間空」中的,以致成不了「佛」。

   大乘的菩薩們,因為當初修行的時候,便已經發出「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」的大慈悲心來了,所以才不會安住於「出世間空」而得以成「佛」。

   那麼要怎樣做才能夠發出大慈悲心來呢?筆者告訴你一個很簡單的方法,那就是去想一想自己的父母,這一生中他們養我、育我經歷盡了千辛萬苦,愛我還遠勝過愛他們自己,這樣天高地厚的大恩,怎樣也無法報答得了,唯有自己成「佛」,救度他們到永生長樂的「出世間空」,或是常樂我淨的「佛界空、真空」中去,才能夠報答他們的深恩於萬一。

   同時再想一想,我們自己到現在還在六道中輪迴,算一算從曠古到如今,不知道已經輪迴了多少個無數世了,每一世都有自己的生身父母,他們養我、育我、愛我一如我今生的父母一樣,這樣算起來,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生身父母,我們都沒有報答過他們天高地厚的大恩於萬一,為今之計,唯有自己修行成「佛」才能夠救度他們,以報這天高地厚的大恩於萬一,於是就會發出「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」的大慈悲心來,有了這樣的大慈悲心,就不會安住於「出世間空」,便會超越了「出世間空」而證入到「佛界」的「真空」中去,也就是俗話說的成「佛」了!

   最後筆者衷心所祈求的,就是各位大德都能夠及早成佛!

2014/6/27初稿後,以『決定成佛的四個法門(肆)耳根圓通法門』及相無相居士筆名發表於網路上,2014/9/4日校稿後,再次以『如是解讀觀世音菩薩耳根法門』及相無相居士筆名發表於網路上,今 2017/4/5再行校稿後,以筆者聶憲武本名發表於網路上,以饗同修,雖經數次校稿,疏漏之處仍所難免,敬請海涵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決定成佛四法門 的頭像
    決定成佛四法門

    決定成佛的四個法門

    決定成佛四法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